第198章 交个朋友(第2/4 页)
现在是剧世界,苏轼还能不能、会不会参加制科考试,又能取得怎样的成绩,一切都是未知。
“卿便是苏子瞻?”
“回陛下,学生正是。”
“且抬起头来。”
苏轼依言抬首,天子不得直视,便目光下垂。
“少有才名,果然不凡。”
这种时候,即便赵官家心里有什么想法,他也不会扫兴的说出来。
唱名赐第,主打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
赵官家简单夸了一句,并未多说什么,便示意一旁的礼部贡院官员宣布任命安排。
“眉州苏轼,年二十,乙科四甲,赐进士出身,授辽阳府辰州主簿,望尔悉心国事,造福百姓,再创佳绩。”
是的,你没看错,小苏同学就是四甲乙科。
但这并不代表小苏同学化水平不高。
大宋进士考,总的来说分为四场:
策、论、赋、帖经墨义。
所谓策论赋,就是写章,帖经就是默写经典中的段落,墨义就是笔答经意,类似言翻译。
小苏同学的论和帖经墨义非常出色,一篇《刑赏论》令考官们大为赞赏,帖经墨义更是拿了个第一。
但是吧,他偏科!
严重偏科!
大抵是过于聪慧了,思维总是不由自主的发散,直接把赋给写跑题了,策写得也一般。
综合殿试结果,最后只得了四甲乙科。
但是这不重要。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即便是四甲乙科,也丝毫不影响他在士子们心中的地位。
“学生苏轼,领旨。”
闻得自己将被遣往塞外苦寒之地,苏轼并没有什么不乐意。
相反,他对靖北还挺有兴趣的。
说起来,他和靖北其实有一些渊源,毕竟有个“师兄”被拐去了,苏轼登门谢师时可没少听欧阳相公念叨。
如女子坠入情网常由好奇引起一般,苏轼也十分想亲眼看一看,靖北究竟魅力何在。
大宋地广,风土人情皆有不同,苏轼生在川蜀之地,曾短暂游历,却并未去过塞外,只是听说那里苦寒。
苏轼也不在乎。
他早已习惯了随遇而安。
但是小小苏在乎啊!
钦佩辽国公守国门之大义的同时,苏辙更想多了解一些塞外的风土民俗气候,如此才好决定给哥哥准备哪些家当,置办什么物件。
而眼下,正好有一个非常懂靖北的人选。
唱名、赐第、初授,其后便是赏宴。
此宴通常设在着名得汴京皇家花园——
琼林苑。
因此又得名“琼林宴”。
天祥有诗云:
“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
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
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
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便是描写琼林宴的气象了。
同样是“升学宴”,鹿鸣宴也十分有名,但要论规格,那跟琼林宴实在无法相比,都不在一个档次。
“琼林宴”相当于国宴水平,登科进士们不仅有珍馐美味,还有琼浆玉露,更有宫廷乐队的歌舞表演。
最最重要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