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当 殷老夫人的本家(第2/3 页)
按照性别收人头税,在雍朝比较特殊。
之前,在雍朝是没有按照性别收纳人头税这一税收的。
但在雍帝继位之后,同样是因为经过长年战乱,民生凋敝,故雍帝特颁布了征收女子人头税的政策。
女子十五至三十岁之内,未出嫁的人,加倍征税。
而且税收加倍最高可达到五算,直至女娘年至三十岁,三十岁之后则无需再交。*
赋税,赋税,当然除了税以外还有赋,同人头税一样,赋也有人头赋,只不过是针对雍朝成年男子的。
从种类上来说,人头赋分为三种。
第一种,更赋。雍朝的成年男子每年要给服的役则称为之为更赋。更赋须雍朝的成年男子一年当中抽调一个月为朝廷义务劳动,比如挖水渠,比如修东西,修建宫舍,城墙之类均算更赋。
第二种,正赋。正赋是指雍朝的成年男子去京畿给朝廷当兵,一生一次,一次一年。
第三种则为戍赋。戍赋是指雍朝的成年男子,每年要去边境戍边,每次三天。
由于离得远,加上路程需要很久,而且交通恶劣意外频发,使得每次远程前往戍边的人员极其容易就丧生在半路,故上述此三类赋种,更赋和正赋是必须得去的,唯独戍赋不去也可,交钱就行,一年一次三百钱。
别小看这一年一次三百钱,这钱数可算不得上少。
一年一次三百钱指的是这户人家里的一个成年男子的人头钱,在雍朝,通常来说,普通家庭至少是三个成年男子顶立门庭,像殷府只有如葵大兄一个成年男子的家族少之又少。
一户人家若是少于三子,在雍朝,这是子嗣有碍的大问题。
若真如此,则这户人家就该到道宫请巫祝占卜做法,向巫神祝祷祈福了。
所以如果这个家族想要全家免除戍赋的话,则一年最少得准备一千钱。
一千钱是个什么概念?
拿一县之丞,一地之内的最高长官来说,县丞一年的俸禄为四百石,则当地普通农户若有二十亩中田,则能产八十石粮食。*
按照雍朝在战乱前平均粮食价格,一石粮食,稻米和黍米各对半的情况下,一石可卖五十钱,八十石粮食就能买到四千钱。
所以一千钱,就将近是这个家庭一整年收入的半半数之多。
而这还仅仅只为避开戍赋的花销。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家庭并不会为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出钱去免掉戍赋。
一般一个家庭之中会留有一到两个青壮年,在家务农或务工。其余成年男子则会按照律法进行各项服役。
这样既能保证国家有人驻守也能保证每户家庭的正常运转。
除了上述三种赋税外,雍朝民众还有两大类赋税,其中一类赋即为户赋。
户赋是指一户人家除了交田产,人口税和人头赋之外,还要再以家庭为单位,每户每年再交二百钱。
另外的税,则算是特殊商品税,特殊商品消费税,比如买盐所产生的盐税。
说完了赋和税,接下来产生的一部分需要交纳官府的钱财则为捐费,又称献费。
献费是指孝敬雍帝的钱。
因为雍帝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每日披星戴月,宵衣旰食,太过辛苦,所以每年从雍朝众人的人头上,每人需捐纳六十钱给雍帝作为献费。
除了向雍帝捐纳的献费之外,各地民众还需向当地统管的诸侯缴纳献费,每人每年约为四十钱。
当然这一部分钱是由各地方诸侯自己所定。
除了交钱,若是当地产出或者提供稀奇珍贵的宝物,也可以用物来抵纳献费,乃至其他的各类赋税。
殷老夫人不喜猎奇,也不善享受,故而从未向她的封地征收过这些东西。
但殷老夫人自己不喜欢,并不代表她不知晓这些贵族们喜欢的奇珍异宝,她不仅知道,因着家学缘故,对此类行当,她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减轻重平的赋税,让重平可以在战乱后得到更好地发展,殷老夫人就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转向了稀奇珍宝可抵各类赋税这条律法上。
说来确实是巧,如葵若不是幼时喜欢泡在房里,怕也是不知道殷老夫人的本家竟是以此行当立身,从而发展成为当地闻名的地方豪强的。
将各地稀奇的珍宝可抵各类赋税的这条律法,在雍朝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任土作贡。
天下诸郡,每年常贡*
即每郡每年都会有特定的物品对雍朝中央进行上供。
对于供物的选择,之前诸朝也分别做了明确的规定,总体来说,共有两条标准。
其一,则为各郡县所供的物品,都必须是当地所出产的品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