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遇诗会这场风波(2)
黑布在众人的眼光下缓缓揭开,托盘里面放置的是一碗面条。
众人惊讶地面面相觑,都不知陈富准备的诗题是什么意思。
陈富笑着开口指着托盘上的面条道,“这是苏州所出的面条,入口爽滑无比。鄙人之前无意经过苏州,尝了这么一碗面条,真是叫鄙人回味无穷。所以今天的诗题,就是作诗,最好能表达出鄙人当初吃完面条的心情。”
裴元看着刘承轩,嘴角终于露出了今天的第一抹笑容。
这道诗题,不仅考验的是作诗的功底,还要考量作诗的人对苏州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就裴元对刘承轩的调查可知,他应该从来就不曾到过苏州这个地方,那么……有戏咯。
裴元想得到的,老爷子自然也能考虑到这个因素。
老爷子忧虑地看向刘承轩,但后者却一脸淡定,笑着看向台上。
这下,老爷子倒有点看不透他。
这时,刘承轩注意力却没有在台上,一心在脑海里回想着关于面条的诗句。
既要写出心情,还要涉及苏州。刚听到这个诗题的时候,他心下也是一愣,这题出得够刁钻,简直就是针对他的。
但
是,刘承轩抬起头,看着台上的面条,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
既然是考验他的眼界,眼界是他的弱点,那刘承轩完全可以避开他的弱点。
一人接着一人,上台又下台,陈富现在的脸上也是复杂无比,没想到这么多人完全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满意的诗句的。
席间一下子寂静下来,突然有人期待地看着刘承轩,“不然,请刘公子试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
刘承轩看了那人一眼,以为又是裴元的爪牙。可这一次,刘承轩还真是想错了。开口的那个人完全就是一个求知欲比较强的生而已。
语音刚落,众人眼光就落在刘承轩身上,刘承轩岿然不动。陈富适当地开了口,“那就请刘公子试一下?”
刘承轩深深地看了一眼陈富,不紧不忙地起身,“那承轩就献丑了。”
席间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安静持续了很久,老爷子低声反复念着这句诗,原来迷茫的老爷子,眼睛一亮,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席间这才有人反应过来,纷纷在下面低声交流着,裴元不甘地看着刘承轩,
没有想到刘承轩这么聪明,巧妙地把致命点完美地避开了去。
跟老爷子坐在一起的几位老者也是一脸震惊地互相交流着,照他们这个水平,想要造出这样水平的诗句,恐怕没有办法在这么简短的时间里,这么快地就作了出来。
有个老者赞赏地看着刘承轩,羡慕地对老爷子说,“陈老,你有福气啊,得了这么出色的一个外孙。要是老头子我有这么一个外孙,恐怕做梦都能笑醒。”
老爷子骄傲地扬起头,大笑说,“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外孙?”
众人仿佛已经习惯老叶子这个样子,纷纷一笑而过,就连站在一旁的陈富对刘承轩也是刮目相看了。
老者笑着对刘承轩说,“陈家小子,你年纪轻轻就能做出这样的好诗,的确是年轻一代出才俊,老头子我佩服。”
刘承轩忙着辑礼道,“晚辈岂敢与老爷子您想比,这纯粹是运气罢了。论学修养,承轩是万万比不上在座各位的。”
老者大笑起来,“陈老,你这孙子我喜欢,不如让给我。”老者喜爱地看着刘承轩,这小子,气性天赋,在年轻一辈里都是佼佼者,
要是真能收为己下,那也真真不错。
陈老爷子白了那个老者一样,“我自己的孙子自己疼爱还来不及,给你,想得美。”
刘承轩笑着看着两个老爷子在上面斗着嘴,下面的人好像也已经习惯两位老人的相处模式了,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
唯有裴元,狰狞地看着刘承轩,这个刘承轩到底有什么魔力?每次对他下手都能被他安全逃过,还有陈富。刘承轩不满地看着站在台子上面的陈富。
裴元恨铁不成钢地看着陈富,他的招数就只有这几招吗?陈富看到裴元阴鹜的眼神,才想到今天的压轴戏,不由清了清嗓子,“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最后的一道诗题。”
陈富顿了顿,“最后这道也不能说是诗题,是一道各抒已见的政治题。”
老爷子皱起眉头,这政治题哪能容许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在这里评头论足。陈富当然也知道这道题的敏感性,“这是县丞大人准许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而且这道题的讨论仅仅限于今天这个场合,出了会场的这道门,就不能再讨论了。”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陈富拿开盖着的黑布,托盘
上是一张纸,里面就是今天的最后一道题。陈富让人把这张纸挂了起来。
刘承轩这才看到纸张上面的内容,论我朝的国情现状。刘承轩挑了挑眉,这跟现代题目怎么这么相像?
很快便有人站了上来。刘承轩不得不承认,古代人做论述的时候,很会引经据典,但是,刘承轩越听越觉得奇怪。
在场的人,所说都是在赞颂这大唐盛世,说官员如何出色,君王如何英明。根本没有一个人敢跳出这个圈子,发表一些不一样的观点。
就连裴元也是一样,刘承轩看了一眼老爷子,低声在老爷子耳边说,“老爷子,我说的话,您不会怪我吧?”
老爷子深深地看了一眼刘承轩,虽然不知道刘承轩想要说什么,但是老爷子心里应该有个大概方向了。犹豫了一会儿,老爷子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想说就说吧。出了什么事,老头子我替你担着。”
“还有我,老头子我也帮你做担保。”老爷子身边的那个老者也笑着开口道。老爷子闻言眼里闪过一丝感动,“别以为这样我就会把孙子让给你?”
老者笑着说,“那也得你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