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濮国大臣待客之道(第1/2 页)
不过一日,濮国大军便抵达繁华热闹的濮都。
都城内可谓万人空巷,百姓夹道相迎,都城守兵连臂排开,才堪堪在沸腾的人群中劈出一条可供人马行走的空道。
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恭贺声如洪流一般,从城内涌向城外,震耳欲聋。
让远在中军位马车里的甄伏听得热血沸腾。
这大约便是君民一心的盛况罢?
她掀开车窗帘子,便见巍峨的城墙上,壮阔的城门外,皆站满列队欢迎的武大臣。
他们虽皆未亲身参与伐晋之战,但在这一年来,远在千里之外听凭曹显调遣,稳住濮国的大后方,汲汲营营,不能说毫无贡献。
甫一见濮国的主心骨凯旋归来,他们皆面露喜色,荣光满面,无不拱手快步上前,簇拥归来的将士。
甄伏所在的马车跟着前排的功勋将士,一并勒停,等着军民见礼。
“阿伏姑娘,主公与元老夫人请您一同上前去见礼。”
杨嬷嬷的声音隔着车帘传来,甄伏蓦地一怔。
她虽知晓今日有军功宣读这一桥段,然真要她在濮国臣民前露面时,她心下便不由自主打起了退堂鼓。
忐忑令她下意识转头朝同坐一车的父亲看去。
甄实初也是微微一愣,但与女儿相看一眼后,只蹙了蹙眉,便朝她点头。
甄伏当即会意。
可虽得了父亲的肯定,她心中的畏怯不仅没有丝毫减退,反愈发浓烈,捏着车帘的指节越来越白。
“阿伏姑娘,主公那头在催了。”
车外,杨嬷嬷催促的声音再一次传来。
心慌意乱的甄伏强压心头的异色,抿了抿唇,随即双眸一闭,深吸一口气,像是不留退路般,又嚯地掀开车帘。
只见早下了马车的元老夫人正立于甄伏所在马车前,和蔼地朝她看来,眉目含笑,一只手缓缓抬起,是要牵她手的意思。
甄伏不敢耽搁,轻轻道了句“久等”,便赶忙跃下马车,朝元老夫人走去。
“慌什么,你可是这次伐晋的大功臣。”
元老夫人看穿甄伏脸上的窘色,笑着拍了拍她挂在小臂上的手,又指了指前方,语气温和:
“韫泽在前面等着你,凡事自有他去周全。”
元老夫人的话似有安定人心的力量,甄伏的眉尾一松,本垂着的黔首也抬了起来,循着元老夫人视线往前望去。
一袭玄色骑装的曹显正立在高台之上,外套的一件黑色披风扬起猎猎声响,如展翅的雄鹰,睥睨脚下臣民。
便是这样一个令天地失色的君王,正凝眸望向她。
四目相对,一股摄人的气势扑面而来。
甄伏似乎看见了他唇角勾起的弧度,像在笑她胆小,又似在鼓励她走到他的身边。
她便这样鬼使神差地一步步走向他,将自己的手搭在他伸出的手上,随他并肩而立。
“有我在。”
两人不是没有看见台下大臣脸上的异色,但曹显的一句话让甄伏本忐忑的心安分不少。
她低眉点了点头,规规矩矩地立好,余光却在台下臣民的脸上扫视。
待一切准备就绪,曹显领着一众功勋将士在高台上立成一排,举杯向臣民庆贺。
见礼后,礼官开始宣读本次伐晋军功的排行与奖赏,每每念及一位将士的威人,众人无不欢呼雀跃,将濮国的大国气度展现得酣畅淋漓。
然这样的沸腾在念到甄伏的名字时,戛然而止。
“巴蜀之人怎可领我濮国军功。”忽然,一位大臣从列队中站出,朝曹显躬身一揖。
他看起来弱弱,然脊梁笔挺,一脸正气,说这话时言语铿锵,气度并不输威猛武将。
甄伏曾见过此人画像,应当就是因直言进谏而闻名六国的濮国相辅大人李牧。
“当年巴蜀对我濮军之困袖手旁观,害多少将士马革裹尸?”
“巴蜀之人万死难辞其咎,如今,怎可由巴蜀之人与我濮国将士争功?”
“若非巴蜀领各诸侯国推卸责任,先主公又怎会死于外族之困?”
“不共戴天之仇,主公都忘了吗?”
......
濮国本以吏治开明著称。
如今,李牧一句话轻易激起千层浪,本还踌躇观看局势的大臣纷纷上前谏言,言辞激烈,直指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与濮国的矛盾。
甄伏原以为背叛巴蜀已是极艰难的选择,却未曾料到,融入濮国才是真正的征途伊始。
父亲的告诫言犹在耳,当时不明,如今却如滔天巨浪,将她淋了个湿透,浑身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