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国体(1)(第2/2 页)
百万之众,十年可期!
而整个大周,至今也不过一千二百万口而已。
穷兵黩武啊!
此外,大周也有许多处于劣势的地方。
治,放在大周很难评断。说它不行吧,偏偏有着科举试策,给天下学子开拓出了一条新的通道。说它行吧,大周律法严苛,各地的管理方式也非常特殊。很多地方的百姓,不习诗,不务农耕,趋于作工,争之薄利,教化之风,日有渐下。
当然,这种情况,国朝君臣也都有所了解,也尝试过做出改变,以保证耕田不至于荒废。
限薪令施行数载,确有实效,避免了百姓为了作工挣钱而荒废农田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但,同样也没好转到哪去。
还是那句话,作工比种田挣钱。
现在不仅仅是底层的黔首是这种想法,世家大族也是一样。
他们虽然不屑于打工,但乐于开办厂啊!
有着家里的关系,还不差钱,又有无数黔首可以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东风一起,那就是烽火燎原之势。
开的不是什么大厂,也称不上厂,只能算是民间作坊而已。而且搞这些的大多都是世族年轻子弟,权当试试前景如何,顺便磨练磨练自身。
结果不用多说,大周老百姓手中都握着不少钱呢,有内需自然就有利益。
别的地方不知道,反正长安这地界,城内城外,甚至乡亭里间,都冒出不少作坊。
有伤风化啊!
在赵岐看来,就是有伤风化。
但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好事!
高诚可不晓得赵岐这老头,不知不觉种能想那么多,也没那心思去管这位长寿之人。
一如先前,讨论了约莫半个时辰,各府寺的意思还是要削少府的权利。可要照各府寺的话干,少府还不如以前了呢!
所以,暂且搁置,讨论别的。
“朕有意重署诸府、寺、署、司,一改三公九卿,另行别制,以便于中央运转,典制天下。不知诸君,可有见解?”
高诚语出惊人。
阎象吓了一大跳,胡须都差点给全捋光了。但平缓了下心情后,没有急着说话。
自己在国朝扮演的角色,自己清楚,不着急。
“陛下,夏时,便已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之制,沿用至周,历两千年之久。秦时改制,虽一天下,然十四而终。汉初沿用秦制,多遇挫折,遂复三公九卿之制,历四百年之久。而今国朝依汉制久矣,冒然更制,恐生霍乱!”
九卿中的杨衡,第一个出声反对。
身为凉州人,杨衡属于从龙之臣,但正因如此,他才要站出来说话。
三公之中,贾诩是凉州人。九卿之中,自己、阎忠、夏育、秦怡都是凉州人。以前段煨尚存世时,满朝武,凉州人就能占一半。现在三公九卿中,凉州人虽然还占据五席之位,但底下基本上都换成关中、巴蜀、中原人士了。
几十年战争,凉州风早已衰败不堪。
现在陛下要改制,凉州人少不了又得丢不少利益。
唉~
难啊!
随着国朝地盘越来越大,青年才俊也越来越多,凉州人的地位每日渐下。不是如此的话,他们也没必要跟关中士族搭伙,维持利益。
杨衡说完,韦端也站了出来。
“陛下,国朝方经荆楚战事,江东烽火未尽,州郡又需更改田制,诸务频繁。冒然改制,只怕上下不畅,国事难理啊!如今,正当休养生息,不宜大动干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