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引动神州(第3/4 页)
武德使王盖思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躬身进言道:“陛下!还是请魏国公和楚国公出山吧!”
最近几十年,大宋人才凋零,屡战屡败,朝野上下被弱的主和派把持。作为强硬派的代表侍中魏国公韩忠献、参知政事楚国公范履霜被贬在家中赋闲。
赵煊环视垂拱殿中的武百官,哀叹道:“唉!只能如此了。韩忠献、范履霜官复原职,即刻觐见!”
其实,在赵煊心中是真的不愿启用韩忠献和范履霜二人。韩范二人以强硬著称,而他一向胆小怯懦,害怕与他国争强。再加上,这些年大宋国力衰退,全国上下哀鸿一片,哪里还敢有与人争雄的想法呢!
可是,每当真正遇到困难时,满朝的弱生又屁用没有。二十年前,也是靠着强硬派岳战以命强行使得天机仪多转动了半格,才扭转乾坤,保住了大宋的江山。这一次,看来又只能靠以强硬著称的韩忠献和范履霜了。
韩忠献和范履霜本来已经心灰意冷。二十年前,岳战的死对他们打击太大。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们,本想就此了却残生。却没想到老天又给了他们一次施展抱负的机会。
韩忠献和范履霜来到垂拱殿中,礼毕,垂手侧立。
王盖思再次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的述说了一遍。
听完王盖思的详述,韩忠献和范履霜沉思片刻,然后对望了一眼。
韩忠献上前行礼,义正言辞的上奏道:
“陛下!二十年前,倘若没有公孙世家的相助,我们大宋早已亡国了。这次公孙世家有难,我们应当竭尽全力相助。只要这次我们助公孙世家度过难关,将来谁还敢窥视我大宋的江山呢?”
“唉!道理朕也懂。可是,我大宋近几十年来国力衰退,我们拿什么相助公孙世家呢?”赵煊哀叹。
“公孙世家屹立神州几万年,一直处于神州的顶峰,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真正的挑战。这次的劫难虽然看起来很大,但是对于公孙世家来说,恐怕也算不得什么。
老臣以为,即使没有我们的帮助,他们也照样能够度过此次难关。
但是,对于我们大宋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这次我们助公孙世家度过难关。之后,只要公孙世家还在,我们的敌人就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手来,整治内政,培养人才,积蓄力量,以求东山再起。
望,陛下明鉴,早做决断。”
韩忠献在垂拱殿上言辞慷慨激昂,深谋远虑。
赵煊一向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还是拿不定注意。垂拱殿中又陷入了一片沉寂。
范履霜上前行礼,不紧不慢的上奏道:
“老臣与韩大人看法相同,却也有所不同。
老臣以为,援助公孙世家是次要的。如同韩大人所言,公孙世家实力强大,神州没有势力能够与其争锋,度过难关并不是大问题。
对于我大宋最重要的是励精图治、培养人才、重整朝纲。尤其是培养人才,乃是重中之重。
三十年前,我大宋作为人口最多的帝国,竟然无一人进入三大师门学习。这一次,四大师门同开,我大宋也只有两人进入了鬼谷而已。
而这两人却分别来自神州四大世家之一的王世家和司马世家。王世家还好说,他们会在我大宋落叶生根,可是司马世家终究是要返回藏山庄的。他们顶多只能算一个半。
现在,考虑四大师门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我大宋自己培养人才的集英殿却荒废了多年,此时正是重新开启的好时机。
那刘长君狼子野心,一心想要吞并我大宋,称霸神州。而我大宋总是依靠他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强大才能高枕无忧呀!
老臣,请陛下重开集英殿。”
范履霜说完,匍匐在地上,连连叩首。
“重开集英殿并不急于一时,援助公孙世家才是当务之急。老臣,请陛下早做决断。”
韩忠献说完,也匍匐在地上,连连叩首。
韩忠献和范履霜二人虽然都是强硬派,但是他们的政见也有所不同。这一下,赵煊更加犯难了。
正当赵煊骑虎难下之时,还是王盖思站了出来。
“微臣觉得两位大人说的都有理。既然如此,不如双管齐下。陛下,您看如何?
公孙世家一直矗立于神州人族之巅,他们没有我们的协助也定能度过这次难关。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出兵相助,做个顺水人情。
其实也无需大动干戈,只需让魏国公挂帅,陈兵白花原下,牵制一下汉军即可。
近几十年来我大宋衰退,究其根源确实是因为人才凋零所致。可由楚国公主持重开集英殿,广纳大宋英才,善加培养。如此,我大宋重振雄风的时日,也指日可待了。”
“还是王爱卿想的周全,就这么办吧!”龙椅上的赵煊长出了一口气。
范履霜再次躬身行礼。
“陛下!既然已经决定出兵,那么重开集英殿的事就暂且放下,等这件事过了之后,老臣再去办也不迟。听闻秦军虎狼之师在原北关集结,我们也不可不防呀!臣请旨出兵明珠山脉,防范秦军。”
“还是范爱卿想的周全呀!好!好!好!就这么办,就这么办!”赵煊连声称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