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有一本书英语 > 第三十八章 群妓合金葬柳七

第三十八章 群妓合金葬柳七(第2/2 页)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霸宋西门庆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特种兵之无限复制技能穿越影视风云录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杀戮成神,从北境边陲开始三国之极品枭雄汉末超级书院汉末文枭从影视剧里当配角开始战斗灾荒年,农家出了个状元兵者,侠也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李世民与魏征烽火男儿行遗忘国度之秘银王座不死魔皇绝世高手调教大宋

可李却要告诉他们。

武将不惜死,可征得天下万国来朝。

人若有一身胆傍身,龙潭虎穴,亦可闯得!

“你胡说!”吴洵美恼羞成怒。“我怎么会看这种下三滥的东西!”

“下三滥?”李一脸认真问道。“《金瓶梅》是下三滥,那你所奉为天人的莎士比亚,又岂不是成了下三滥始祖了?”

“你放屁!”吴洵美恶声说道。“莎士比亚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学家,又怎么能是这些只会写黄淫诗的下三滥所能望足的!”

“《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鲁克丽丝失贞记》,我随便举出三个,这些里对性爱以及某些器官的描写,还算少么?”李淡淡道。“你闻错了,不是我放的。”

“……”吴洵美胸口堵塞,由衷当场晕厥的感觉。莎士比亚曾被英国《太阳报》公开讨论是当世最大的色情狂,其所有中几乎都涉及有大篇幅对于性爱的细节描写和陈述,特别是对女性某些器官的提及,更是不计其数。

而且到现在已然被沿用很多不良词汇,还都是由他创造的!

你说《金瓶梅》下三滥,然后又把莎士比亚捧到天上去,这不是明摆着自己打自己的脸么?还左右开弓。

“学之美在于让人一头雾水,而诗歌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其实无论华夏还是西方的学作品,都不乏这些被一些人用有色眼镜所看待的东西,对吧,吴主任?”

“是又怎么样?”吴洵美满脸讽刺。“莎翁的作品灵感取自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又岂是你们华夏这些只会凭空捏造事实,编一些云里雾里让人瞎猜的酸腐人所能比的?”

“你能这么想就最好了。”李满意地点点头。“凡有井水处,皆能颂柳词,《雨霖铃》的作者柳永在市井的名望连帝王将相都望尘莫及,要说接地气,柳永堪称第一,世人只能望其项背!”

“那又如何?”吴洵美不甘心道。“还不是潦倒终生,死后连个妻女都没有留下。”

“吴主任果然是懂诗之人!”李称赞道。

“谁懂这些东西!”

“白衣柳相,花间皇帝,柳永自致仕以后便整日混迹东京的花间柳巷,靠给歌姬写词卖字,聊以度日。”李淡淡说道。

“放荡之徒!”吴洵美冷笑。“就这种人,你们居然还拿他的作品解读?简直可笑!”

“好一个放荡!”李突然提高了调门,给吴洵美吓了一跳。

“柳永一生放荡,为了不饿死街头,只能靠在青楼中结识的红颜知己救济,同时也在青楼之中找到了尊重。”

“伶工乐妓每得新曲,常请柳永为之作词,定能名誉鹤起,盛行一时,所以在他的诗词中,多反映青楼女子的内心世界和下次人民的悲欢离合,笔法细腻深情,雅俗共赏,屡屡传播甚广。”

“柳永的名字,在当时歌妓的心目中,完全不亚于当今的周杰伦和陈奕迅,并且在他的《木兰花》当中,就写到心娘、佳娘、虫娘、酥娘四位歌妓,而这当中的虫娘,便是今天张老师所要讲解的《雨霖铃》中,所赠别的主人!”

“真的吗?”有些不明所以的同学将脑袋转向张宇,寻求答案。

“啊……”张宇擦了擦头上的汗珠,说道:“这不在教材讲义之内,不能讲解的。”

“可我们要听!”

同学们激动了起来。

“对啊,李给我们讲讲,柳永和虫娘是怎么回事?是爱情故事嘛?”一位女同学急切道。

“自古悲秋伤离别,雨霖铃写的这么凄惨,当时他和虫娘分别时得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啊……”已经有同学抱着开始幻想。

李笑着冲大家摆摆手,说道:“虫娘在四位歌妓中是以温润的举措,和千娇百媚闻名,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我推荐各位课下可以翻阅《木兰花》,《集贤宾》和《征部月》这三部,看的时候记得带纸巾,别让眼泪和鼻涕留在衣服上。”

“说的好听,可怎么就没有一个女人肯嫁给他,给他结婚生子呢,你们华夏人不最是最讲究传宗接代么?”吴洵美满脸不屑。

“柳永在青楼中既能找到尊重、生活的来源,又能找到爱情、红颜知己,其中曾有轰动动静的一代北宋名妓赵香香甚至有这样的话流传百世: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李质问道。

“可他最终也是死在了赵香香的家里……”李表情温和,声音平静,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正如吴主任所说,柳永潦倒终生,甚至连个妻女都没有留下,可是在他出殡的那一天,整个东京的歌妓全都为他披麻戴孝,半城缟素,一片哀声!”

“满京城的青楼妓院全都关门一天,所有的歌妓都出城为他送行,名妓谢玉英痛思柳郎,哀伤过度而死,中国十大名妓之一的陈师师更是亲自将她葬在了柳永的坟旁。”

“群妓合金葬柳七!试问古往今来,中西内外,可有人比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