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迎亲
五月初五,东城兵马司副指挥左翊坤大人亲自率人在城东逐家客栈排查异国人员。
但却没有任何可疑发现。
就在左大人从兵马司出发前的半个时辰,熬夜在客栈里收到了神秘人留下的字条,上面写着:速撤离,往城北去。”
城东的客栈大概十余间,就在左翊坤搜寻到熬夜下榻多日的那间叫做春日的小客栈时,他已经躺在城北的沙滩上晒太阳了。他无心去探究是何人留下的字条,就像他也没有心情知道当初在上林村是谁特意告知于他小柔即将要嫁入诚王府的消息。
在春日客栈,熬夜从不止一个店小二的口中肯定了诚王确是个风度翩翩的正人君子。且还腹有诗气自华。这让他的内心痛苦到无以复加。如果诚王是个臭名昭著的纨绔子弟,那他救小柔于水火,倒还颇有些义举,他去杀人这件事也就能变得心安理得了些。
他这些天不止一次去勘查过诚王府后得出的结论是,诚王府的安防简直是一流。所以在大婚当日婚车游行之时刺杀的成功率会更高。虽然要在众目睽睽之下。
他根据地形推测并模拟出了当日婚庆队伍的行进路线,最终决定要在栈道入口处下手。
……
三日后,是乌国万众瞩目的顺昌二年五月初八。
这天,刚过寅时司柔就起床由专人为其梳妆打扮。她端坐凳上,盯着面前的铜镜,看到的却是一张毫无生气的脸。
对于女人而言,出嫁这天是人生里的头等大事,本该喜笑颜开,可她心里却装着满满的忧虑。
就在熬夜离开司府的翌日,小柔让春翎传来左翊坤,拜托他去城东的客栈逐家寻找熬夜,不管用何方法,都要让他速速离开乌国。但是消息传来,左大人的搜寻工作竟一无所获。
和熬夜从小一起长大,对他再了解不过的小柔在心里笃定,今日熬夜必会出手。
她心里比任何人都明白,只要他一动手,不管诚王有没有事,他都将难逃一死。自己和他已然是有缘无份,即便这样,也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有任何闪失。
乌国的婚礼风俗和天都朝截然不同,新娘子无需红盖头,可以真面目示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整场婚礼融合进了许多天都朝的婚庆元素,但这毕竟是乌国的王子娶媳妇儿,多少还是要考虑到乌国百姓的情感诉求。
于是小柔将会戴一层红色的面纱,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虽然与从小秉承的传统有些违和,但这种设计也不失美丽大方端庄优雅。
真不愧是受万民瞩目的大手笔的世纪婚礼,请专人为小柔设计与制作的凤冠上至少有上百件结构复杂的零件,但凡在乌国能找到的宝贝,诸如绿松石、琥珀、红宝石、玛瑙、珍珠等,多种宝贝镶嵌一身。又但凡是乌国的工匠所能驾驭的工艺,例如焊接、锤揲、掐丝、镶嵌、珠化等,多种技术集于一身。
更绝的是红色的霞帔竟长达五米,需要多人托于其后,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尊贵。
妆容所耗费的心力更是堪比易容,虽然人已经极美,但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待到总算完工。两位造型师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等待着王妃的审视。
“小姐,你今天真是美到摄人心魄。”在一旁伺候的春翎不时的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为小柔梳妆打扮的两个皇室御用造型师也跟着说道:“王妃本来就极美,巴掌大的脸,皮肤白而细嫩,尤其是樱桃小嘴与这款朱色的唇脂就更是相得益彰。简直就是美煞旁人啊。”
小柔很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端详着铜镜里的自己。
的确,在精心的修饰之下,或许自己是美的不可方物,可是......谁又能懂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的悲哀……
她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真是辛苦大家。”脸色未有丝毫愉悦的表情。
……
诚王的迎亲大队还不到辰时就候在了司府门口。一时之间,整条街上都五彩斑斓,热闹非凡。
诚王殿下身着金色华服,袍内露有银色镂空不朽花的镶边,腰系玉带,细细银线勾出精致的轮廓。发髻由工艺复杂的镶珠纯金冠固定,依旧是轻柔的眉眼,往日里温的诗人气质却在今日略显霸气。此时他嘴角含笑,意气风发,如沐春风。
待他终于看到即将是自己心爱的诚王妃朝向自己缓缓走来之时,不禁喜上眉梢,开口轻吟:“婵娟两鬓秋禅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他伸手拉住她的手,轻轻的把她扶上喜车。
……
此时,沿海大道上的每一段都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尤其是栈桥入口的附近几里路,更是被围的水泄不通。乌国的民众都早早的吃过了早饭赶来看热闹。生怕晚来一会儿就占不到好的位置,错过亲睹诚王与王妃的风采。
八卦的本质,看来在哪都一样。
熬夜早早就来到了这,只不过他没有挤进人群,而是寻到了一个绝佳之地。坐落在海滩边昔日熠熠生辉的意难平茶楼如今在京都无人问津,犹如一只在风雨中遭受捶打的孤舟,残破不堪。
自从耿家一门在乌国失势之后,这意难平作为接待过乱臣贼子不受新贵待见的茶楼曾一度被封店,虽经整改后又允许营业,但自开业后生意就再无红火。后随着耿清夷的有孕不便也就搁置一旁了。
没想到正是这么个门可罗雀的破茶楼竟成了熬夜眼中刺杀的风水宝地。
苦练了多年的暗器之术,没想到就要在自己的故土派上用场。曾经让熬夜魂牵梦绕的乌合国,他的家乡,未曾想竟要以这样的方式来重逢。今日一旦投掷出梅花针,乌国从此以后就是他的禁地。
“来啦,来啦,诚王和王妃的马车来啦。”一时之间,人声鼎沸。哪怕隔着二里地,也能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