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1/3 页)
丞相都这么问了,官员们能说啥?
能反对?
只要有点智商,都知道要无条件支持!
在场之人,不是万石,就是两千、千石的大员,没谁是傻子。
且不论陛下这场双簧唱的如何,单讲事件本身——淮南王谋反。
涉及此类事,朝臣一般是不愿掺和的,诸侯事,说到底还是皇帝家务事。
除非头铁,否则别碰!
都不说远一点的晁错了,五年前,大力施行推恩令的主父偃,现在在哪?
坟头草都几丈高了!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现今朝堂上,除了张汤那个头铁的,无人愿意沾惹。
但凡涉及诸侯王,无论是封是赏、是贬是杀,一概不碰!
这。
便是当今朝堂的共识。
为何淮南王谋反遭了揭发,朝堂上却风平浪静?以上便是原因所在。
然而。
话说回来,此次谋逆,他不是一般,是‘二般’呀。
太子被刺那日,长安震动,尚冠前街死尸遍地,血腥味至今尚存!
诸侯王如此猖狂,百官再闭嘴不言,那陛下多半就要敬酒不吃给罚酒了……
现在。
大将军与陛下唱的双簧,就是敬酒,丞相已经带头喝了,又问:“你们喝不喝?”
喝!
百官喝的很果断!
“陛下,臣以为淮南王大逆不道,反心已久,朝中、地方不免有与其勾连者,当严查!”
“臣附议!”
“臣等,皆附议!”
如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清洗,便开始了。
从长安城发起,逐渐遍布天下,当廷尉张汤回京后,此次清洗到达了顶峰!
这位主抄了淮南王宫,手握无数密信、卷宗,基本上是一抓一个准。
而张汤,完全没有手软的意思。
凡是和淮南王有信件往来,乃至收受钱财的,无论是何身份,地方豪强,抓,朝中列候,也抓。
就算是皇帝近臣,照样抓!
一时间。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就在这局势紧张时刻,廷尉府大牢,来了一位步态悠闲的人。
“殿下,这边走。”
太子驾临,张汤亲自引路。
监牢中幽暗闭塞,气味不是很好闻。
不知是惊讶于刘据的身份,还是迫于张汤的淫威,过道两旁的牢房中鸦雀无声。
并非没有犯人,廷尉府这几天哪都可能缺人,唯独大牢里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