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他(第2/2 页)
窗前过马,半月后。
林州县衙门口外,人队如龙,百姓井然有序地排队,拿着家伙什领白米。
朝廷运来的一万担粮食,由官府派人按林州的户薄册上记载的人头,每隔十日发放粮食。
此举,一来是调查清楚,城中现如今人口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死在这场旱灾饥荒之中。
二来,发放的粮食只够一家人,节食撑上五六日。就是避免归乡的难民,携粮私逃。
正值初春,官府帮助百姓开始春耕。更重要的是引水修渠,解决缺水的问题。这才是,萧景飏此行的目的。
县衙后宅。
萧景飏一袭茶白锦袍,眼目上蒙着一条白锦带,在房中与张大人等人正在议事。
所议之事,正是修渠引水之事。
人多力量大,萧景飏让那些林州的百姓全部参与进来。参与者,每月可额外获得十斤粮食作为报酬。
张孝慎重道:“陛下,春种已全部结束,修渠引水,引的是三百里之外江州的江河水。工部早在两年前便动工修渠,可不知什么原因,迟迟不能完工。当然如此长远的距离,花费的时间亦久。臣,估算了一下,最快也要两三年的时间。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倘使今年风调雨顺还好。不然庄稼得不到灌溉,届时依旧是颗粒无收。朝廷的粮食有限,也不可能一直养着这里的百姓。”
俞百川立在萧景飏身旁,率兵打仗他行。这些利国惠民之事,不是他所擅长的,只会抓耳挠腮干着急。
萧景飏蒙着眼,不能轻易被人看出情绪,平和道:“挖井之事,进行得如何了?”
张孝立即回道:“臣,一到林州,便先着手挖井之事。只是这林州的地质特殊,挖地百米不见有水。据乔大人讲,去年大旱林州大部分的水井都干枯了,如今只剩不足五口水井。只够城中百姓平日里的吃水,若灌溉良田只能是杯水车薪。”
按林州的舆图记载,附近确实没有其他水源了。
萧景飏眉宇微拧,蓦地灵光一现,急问道:“百川,那日在马贼的山寨,你从何处弄来的水,为朕清洗双眼?”
俞百川仔细回忆那日的情形,回道:“山寨的院子里有十来个水缸,是蓄满水的。可是,他们的水从何而来?”
萧景飏又开口:“张大人,你去问问乔大人,那马贼盘踞的山上,可有溪流水源?”
张孝从容不迫回道:“回陛下,臣早已问过乔大人。乔大人在此为官不足五载,那山上的马贼盘踞此地,已有二十载。何况林州城,是无上皇那时新建的城池,原本就是用来招安那群马贼之用。太上皇继位时,方建好不足两载。县志距今只有十年,这二十年再未有人敢上过山,山上有没有水源,只能寻上了年岁的老人来问一问。可这场饥荒,老者几乎死绝了。”
萧景飏念起父皇,伤感道:“无上皇驾崩,太上皇继位后,忙于平衡朝廷中的新旧势力。有心无力,分身乏术。才会将招安之事搁置,不然也不会让那群马贼横行二十载。”
萧景飏收起缅怀,当机立断,命道:“百川,你带人上山,去寻水源。”
俞百川领命,大步流星出了房外。
到了月洞门口,碰上端着汤药的江婉莹。
方才几人商议事前,江婉莹被打发去后厨为萧景飏熬药。
江婉莹顺口一问:“俞管事,步履匆匆,这是要去何处啊?”
俞百川倒不隐瞒,烦恼道:“听闻马贼的山上可能有水源,我要上山去寻一寻。”
马贼被灭大快人心,城中早已传遍。
江婉莹嗯了一声,抬足欲走。猛然间想起什么,忙道:“我听何婆婆说过,后山半腰处有一泉眼,终年不竭。只是后来被马贼霸占了去,那马贼的山寨便是依泉而建的。”
“你,此话当真?”俞百川难以置信,瞪大双眼反问。
江婉莹笑道:“你若不信,寻来何婆婆一问便知。”
这话没错,俞百川拔腿往房内跑,大喊道:“水源就在山寨里。”
房内的二人怔住,俞百川出门片刻,怎就能确定水源所在。
江婉莹亦到了房门口,被俞百川兴高采烈地拉进来了,险些将她手里汤药弄洒了。
俞百川有些语无伦次道:“那个,江姑娘,不是,是何婆子,何婆子说水源,江姑娘说的。”
这些日子,虽说每每商议事情江婉莹都被支开了。修渠引水之事,城中人尽皆知。江婉莹早猜到一二,这个景公子应是被朝廷派来解决林州之事的。
不然,那个户部侍郎张大人,也不会日日来景公子房中商议事情。
江婉莹将汤药端到萧景飏身旁,慎之又慎道:“之前听何婆婆提起过,她未嫁人前一家人原就住在山上,是那群马贼上山后被迫下了山。景公子,不如让人请何婆婆来,再确认一下。”
俞百川一拍胸脯,笑道:“公子,我这便去请何婆子来。”
张孝会过意,提议道:“归乡的难民,户薄上全都有记载,如今的住处。本官让乔大人,随俞管事同去,免得满城找人,闹出了动静引起骚乱。”
顾忌着江婉莹在,张孝改口道:“景公子药凉了,就不好喝了。本官还有事,恕不奉陪。”
萧景飏颔首不语,侧耳倾听张孝的脚步声离开。他语气温和对江婉莹道:“喂我服药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