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杨慎的使用2(第2/2 页)
这一点杨慎很熟悉。
因为杨慎的叔叔杨廷仪早年担任过太仆寺少卿,提督四夷馆。杨慎是担心朱厚熜不知道这个事情。毕竟朱厚熜是藩王入继,对于朝廷的事情不熟悉也是情有可原。所以提醒一下朱厚熜。
“不一样。”
朱厚熜走着,杨慎跟着。
“杨师,朕希望京城成为天下中心,化中心。朕希望朝廷对于周围蛮夷的认识,超过蛮夷自己对于自己的认识。朝廷对于蛮夷化的理解,超过蛮夷自己的理解。他们自己没有保存的化,我们帮他们保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明朝想要永远屹立在天下,就必须要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了解外面那些蛮夷的一切。朕想要的不仅仅是四夷馆培养的那些通译人才,朕要的是那种能够熟悉蛮夷化,能够从蛮夷化中找到一些对于大明有利的人才。包括了解蛮夷的地理、风俗,简而言之就是蛮夷的一切都要研究,深入的研究。朕希望他们未来甚至可以亲自去那些蛮夷国家看看,了解一下蛮夷真正的情况。
他们可以成为朝廷的大使访问蛮夷,可以接待那些蛮夷的使者。朕更希望他们以后可以为朕、为内阁、为兵部出谋划策,成为朝廷外事重要的参议。未来大明朝的外事问题,应该是他们来主导。朕今天跟你说这些,是希望由杨师你来负责这个事情。”
杨慎一边跟着朱厚熜,一边也在思考朱厚熜的意思。
杨慎是才子。
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读。
从小到大,杨慎看过的很多。当然杨慎并不是一个只知道读的呆子,相反他是有一番政治抱负的读人。杨慎在思考,朱厚熜今天这是随便说说的,还是真的有什么想法。
那些大臣为什么愿意和皇帝多接触。
就是希望在皇帝的一些细节当中,判断皇帝的想法。越是懂得皇帝的思维,越能够“谄媚”皇帝,获得皇帝的重用。杨慎虽然不愿意这样,但不由自主的也会这么考虑。
“杨师,朕是真的很好奇大明之外的国家民族。朕希望在国子监专门成立,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机构。在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学、算学之外,在设一个,就叫外学。要做的比四夷馆还要好。从这里走出以后朝廷外事需要的人才。”
“杨师,你有兴趣吗?”
杨慎迟疑。
杨慎内心当中,非常愿意继续做学问。收集其他国家的那些籍、化,杨慎也是比较愿意的。但杨慎并不是学者,既然入了官场在仕途上就是有想法的。
如果他去国子监,负责这样的事情,以后再想要跳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朱厚熜笑着道:“杨师,你要是有兴趣,回去之后就写一份条陈递上来。若杨师有意,朕就命杨师担任国子监司业,专职此事。若有成果,杨师可以去
鸿胪寺,和诸藩亲自接触一下,处理一下诸藩事宜。有了实际经验,回到国子监就更能够懂得如何办学。”
“臣回去定当认真思考。”
杨慎毕竟是官宦世家出身。
朱厚熜这么一说,杨慎大致明白朱厚熜的意思。朱厚熜要自己去国子监,担任正六品的司业,打造这个所谓的“外学”。等自己干几年有了成果之后,就让自己去鸿胪寺,应该是让自己担任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等有了一些经验之后,就会让自己回到国子监,到时候应该是给自己一个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也就是说到时候自己就是小九卿的一员。
国子监祭酒,已经没有早期那种威势。
但这个位置很好。因为很有发展前途,只要在国子监祭酒这里过渡一下,以杨慎的才子名声,很容易掌管翰林院。又或者如果不去翰林院,完全可以去担任鸿胪寺卿,这可是正四品。再往上走,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去詹事府,也可以去督察院。或者挂个翰林学士的名号,很容易就能够成为正三品的礼部侍郎。
朱厚熜给杨慎规划的,是一个康庄大道。四十来岁就是小九卿之一,而且还是发展前途远大的小九卿。只要发展顺利,二十年后成为六部尚都不成问题。
不过这个事情杨慎真的需要考虑。
朱厚熜给杨慎的的确是康庄大道,但杨慎现在走的同样是康庄大道。翰林院侍读,再往上走一步就是侍读学士,过渡一下就是翰林学士或者是詹事府的左右春芳大学士。皇帝再提携一下,就可以成为礼部侍郎。一样是通天大道,多少内阁大学士都是这么走的。
“朕等杨师的回答。朕希望杨师可以成为博古通今,知晓海内外的大才子。未来能够成为朕的臂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