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药师佛在道家是哪位神仙 > 弯刀 软自然也有软的好处

弯刀 软自然也有软的好处(第3/3 页)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水浒:窃国摘花,我乃大宋真皇帝陈武风云三国之开局月下追子龙是,陛下美人师兄今天不作恶了吗?无敌太子我都能开挂了还隐忍个屁咸鱼被迫高嫁后夫君请自重,公主上门抢亲了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水浒之淮西为王世纪指挥官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索菲亚大教堂朕当亡国君,搬迁山海关立新朝!大唐妙手回春守寡后嫁给了皇帝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位极人臣

这下连一旁只是笑着喝茶,一直默不作声的大父都看不下去了,出声骂道:“你这莽夫,就知道硬碰硬,硬度是没了,但是会影响这把弯刀的锋利度吗?!”

“对哦,锋利度和硬度没关系的,只要足够锋利就好了!”殷泽这才恍然大悟,“大父真是一语中的!”说完还向殷老爷子没心没肺的笑了笑,全然没把老爷子当着他新妇的面说他莽夫的这句话放在心上。

殷老夫人点点头,赞同的看向殷老爷子,“兵器也不是越硬越强就越好的。”

如葵大母垂眼看了看一旁捧着西凉弯刀的新妇,接着说:“软,自然也有软的好处……”

如藿更是笑了接下了殷老夫人这句话,“所以,这可不就像我刚才说的那般,这把刀怕是来历不浅吧?”然后又带上了如葵,“如葵你觉得呢?”

如葵无奈地看着阿姊,配合着点头,“确实,这么一通分析下来,这把西凉的弯刀,都能算的上是一国重宝了。”

“会熔入黄金且不损兵器的杀伤力,这等铸造工艺也不是一般的工匠所能做到的,制作如此用心但却通体找不到任何有效徽纹……大母您是如何得到这把刀的呢?”

没有纹饰是不想让人辨认出身份,黄金铸身,倒刺,凹槽,瞧着不起眼,却处处杀机,这把刀,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是闲来无用的。

我的好大母啊,如此狠毒嗜血的一把刀,您又是在何处寻得的呢?

殷老夫人摇摇头,“我不知这把西凉弯刀的来历如何,若说,如何得来的这把弯刀,那就非常简单了,这把弯刀是我在出征黑水时,在敌将处缴获的,具体关于这把刀的来历出身,前尘往事,我是一概不知的。”

“当时只是惊觉,这把刀灵巧轻便,工艺特殊,竟是黄金铸身,且后来发现杀伤力巨大,是极其合适小女娘们,出门在外,携带护身的,故而这一带便带了它许多年。”

战场缴获的吗?

如葵端起一旁舀好的茶汤,边喝茶边思索着大母刚刚说的那番说辞。

战场缴获,这说法,听起来既合理又不那么合理。

合理的原因是,确实,殷老夫人的诸多珍宝财物很直接的一部分来源于战场缴获。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下,殷老夫人那一人抵得上殷氏全族财富的配置构成了。

殷老夫人的主要钱财来源主要有三块。

封地税收,田产铺子,以及刚刚说到的战场缴获。

封地税收这好理解。

殷老夫人在雍帝继位之后便以将军从定诸侯,封地位于重平,食邑四千八百户。

在这里,如葵不得不感叹一下雍帝的大方。

可真敢给啊!

如葵若是没记错,当时虽然封了一大杆子诸侯,但不管是从爵位品级还是食邑数量上来说,殷老夫人都以一骑绝尘之态远超当时的其他选手。

虽然说当时雍帝重封特封殷老夫人,其中的政治因素构成极为复杂,肯定不能说是雍帝只是单纯感恩,想要重谢殷老夫人才这么做的。

但不可置否的是,即使当时促成这件事的政治成因复杂,背后牵扯到诸多更加深层的上层利益谋划,但雍帝是真给了!

挑着土地最为肥沃,矿产最为丰富,税收最为丰厚的重平,力排众议之下,封给了殷老夫人。

这四千八百户食邑,如今看来,看似是没有多少,但那可是雍帝刚刚继位!

那时全国战事刚刚消弭,不,还没能完全消弭,之后仍有些其他皇子的残党尝试反扑。

就在那种环境和条件下,全国的壮劳力都快死绝了的差不多只剩老妇病残了的情况下,雍帝给了殷老夫人四千八百户食邑。

摸着良心说,看雍帝后来对自己一母同胞的姐姐和血脉相连的子女的那股子抠搜劲,如葵觉得,雍帝可能真的将自家大母当成自己过命的亲姐姐来对待了,虽然确实殷老夫人救过雍帝的性命。

封地税收,算是最为稳定的殷老夫人的来源之一,稳定但不能说是最多的。

因为殷老夫人可能真的从这个世上最底层下面爬上来过,所以她是真的理解,或者说是感同身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个道理的。

接受重平后,刚开始的些许年,殷老夫人都是直接将封地内的赋税能做主免了的,就都统统免了的。

到后面全国发展略略好了些,重平那是已经是最为富裕的几个地区之一了,殷老夫人为重平定的赋税标准也是按照最低赋税额度定下来的。

基本上,除了交给雍帝以后,重平余下的税金也就仅仅只剩两层不到的样子。

但就是这样子,如葵的大母也是将这些税金直接用在了重平本地,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

殷老夫人在刚刚接手重平时,便着手在当地开始修建幼善堂,是专门用来收养照顾在战乱中失去了双亲的孩子。

直到全国局势平稳之时,重平已然拥有了很多幼善堂。

她的那些幼善堂不仅收养重平在战乱内失孤的孩子,甚至连周边逃过来避难时失去双亲的孩子也照收不误。

这样一年又一年地积攒下来,光是孩子们日常吃住的花销,那便就是一大笔银钱。

更况且殷老夫人的幼善堂,不单单只是看顾孩子们的吃住,殷老夫人更是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在重平的幼善堂内学到一门,可以在这世上立身的技艺。

要教授技艺,便要请有相应本事的夫子或者匠人,在雍朝,当家的要去一方就职,他的妻儿老少多数会一同前往,所以殷老夫人不仅要支付这些先生们束脩,还要负责供给先生们拖家带口而来的这一大家子人的吃住。

到后来,仅仅靠着当地剩下的那点赋税是远远不够去填幼善堂这个无底的窟窿的。

那怎么办?

这便牵扯到殷老夫人的第二大钱财来源,各种田产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返回顶部